多重PCR技术要点全解析(含详细优化方案)-商家动态-资讯-生物在线

多重PCR技术要点全解析(含详细优化方案)

作者:上海魔兜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5-07-11T00:00 (访问量:1073)

多重PCR(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,mPCR)也称复合PCR,由Chambehian'于1988年首次提出。其基本原理与常规PCR相同,区别在于多重PCR反应体系加入一对以上引物,各对引物分别结合在模板相对应部位,最终扩增出一条以上目的DNA片段(图1)。

图1. 多重PCR原理

 

多重PCR可以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提高扩增的片段数量。理论上只要PCR扩增的条件合适,引物对的数量可以不限。另外,多重PCR在引物和反应条件的设计方面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,既有单个PCR的特异性和敏感性,又较之快捷和经济,自提出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包括核酸诊断在内的诸多领域(图2)。

图2.多重PCR的应用

 

需要指出的是多重PCR实验并不是简单地将多对特异性引物混合成一个反应体系。多重PCR之所以难,在于多个靶点之间扩增条件不兼容,每个靶点都需要旁边其他的引物配合。举个例子,就像绑腿赛跑(图3)。

图3. 绑腿赛跑

每个靶点的成功扩增都需要被捆绑在一起的两个人(一对引物)配合默契。而多重PCR就需要多对选手同时起跑又同时到达,并且所有参赛的每对选手都有最好的发挥。

 因此,多重PCR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扩增效果和实际扩增的片段数目往往不尽如人意。而为了达到更好的扩增效果,一般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:

1. 引物

多重PCR实验中要求加入的多对引物既不能互相结合,也不能与模板DNA上目标片段以外的区域结合。另外传统的多重PCR实验中,为了使结果便于凝胶检测,还需设计不同扩增子片段大小不一。更麻烦的是,多重PCR中的不同扩增片段还会互相竞争资源,其结果是高丰度模板能够被很容易的检测到,而低丰度的模板彻底沦为背景。因而引物设计除了遵循一般的规则之外,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
 a. 引物特异性:

各引物与其它扩增片段不能存在较大的互补性,扩增片段之间也不能有较大同源性;

b. 引物长度:

一般18-24碱基,各引物之间不能互补,尤其避免3’端互补。较长的引物更易形成二聚体;

c. 退火温度:

退火温度选择标准:提高每一对引物的退火温度,然后在mPCR的时候采取最低退火温度;

d. 引物结构设计:

通过一些独特的结构设计,避免非特异性扩增或者引物二聚体。比如Omega引物(如图3),该引物包括三部分,5’端的序列,Omega环,3’端序列。其中两端的序列是和目标区域互补的,而环不是。对于Omega引物,当5’端和3’端序列完全配对才可以进行目标区段扩增,否则其结构不稳定(因为Omega环存在),导致扩增失败。

 常用引物设计网址:

http://www.premierbiosoft.com/primerplex/index.html

http://people.ds.cam.ac.uk/ssb22/pooler/(only for cancer researchers)

2. 反应体系

多重PCR的反应体系也是影响扩增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,体系中的各组分需满足每对引物对应的靶点的扩增量的要求。反应体系包括引物、模板、缓冲液、DNA聚合酶、dNTP和Mg2+等,其作用与优化方法如下表1所示。

表1. 反应体系的优化

反应体系

影响

优化

引物浓度

多重PCR体系中,就越多,片段越短引物用量和扩增的目的片段长度有着正比内在关系,即扩增片段越长,所需引物相对就越多。同时引物间易相互影响导致扩增效果不佳。

一般每种引物浓度E0 2μM左右,如果扩增效果不佳可增加弱引物得量减少强引物的量,不同基因引物相对浓度有较大差异(0.05-0.4μM)。 理论上,引物与靶序列的摩尔比为103:1。

模板浓度

模板DNA浓度过高导致非特异性扩增,并且DNA有高级结构,浓度过高影响与引物的退火。

哺乳动物基因组DNA 100ng/ml;酵母基因组DNA 1g/ml;细菌基因组DNA0.1ng/ml;质粒DNA 1~5ng/ml。

dNTP和Mg2+浓度

dNTP能够结合镁离子,而DNA聚合酶发挥活性需要游离的镁离子。所以二者之间浓度需要平衡。

一般情况下200 μM 的dNTP要得到较好的扩增结果需要Mg2+浓度为1.5~2 mM。

PCR缓冲液

高盐浓度会使长片段的扩增产物难于变性解链。因而长片段产物在低盐浓度下扩增效果较好,而短片段产物在高盐浓度下扩增效果较好。

提高PCR缓冲液浓度,或者提高K+浓度至70-100mM。

DNA聚合酶

聚合酶量过低造成扩增产量的降低,过高导致基因扩增不平衡以及以背景的轻微增高。

DNA聚合酶的最适浓度为每25 μL反应体积中2U,实际根据扩增效果进行轻微调整。

 

 

注:本文中DNA聚合酶以Taq DNA聚合酶为例。具体实验中,还可以在反应体系中适当增加浓度为5%的DMSO或者5% 的甘油等辅助剂,有利于提高扩增效率以及特异性。

3. 反应条件

多重PCR反应中会存在以下两种问题:1)目的产物长度不尽相同,而较小片段总是优先得到扩增;2)各对引物的最佳PCR条件也不尽相同,比如较长片段需要更长的延伸时间。因此为了保证最终扩增产物的量尽可能的一致,在优化反应条件的时候,尽可能选择有利于较大片段扩增的条件,见表2。

表2. 反应条件的优化

 

反应条件

影响

优化

复性温度

复性温度影响产物的特异性,提升复性温度会使产物更加特异,但过高会导致目的基因无法扩增。

先计算单个引物的熔解温度(Tm),在此基础上推算复性温度T0(T0=Tm-5),实验时采用所有引物最低的复性温度。

延伸温度

延伸温度高会减少某些基因的扩增,即使延长退火时间和延伸时间也可能无法消除这种影响。

一般65-72℃,根据实验结果进行适当调整。

延伸时间

多重PCR中,由于同时扩增多个基因,酶和dNTP的缺乏就成为限制因素,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所有产物的合成。多重PCR中增加延伸时间,可以增加较长PCR产物的量。

根据目的片段的大小以及DNA聚合酶的扩增效率确定延伸时间。

循环数

循环数过低影响目标基因的产量,过高对于产量无明显影响

PCR产物量增加最明显的是在25个循环附近,通常28-30个循环即可

3. 常见问题解决办法

多重PCR扩增的时候主要的问题:二聚体、非特异性扩增以及扩增产物条带较弱。

表3. 常见问题解决办法

常见问题

建议

引物二聚体

a.重新设计引物,最根本的解决办法

b.重新优化反应条件如提高退火温度

c.重新优化反应体系如适当提高模板浓度,降低引物浓度

d.提高退火温度

产物条带弱

所有条带

a.增加延伸时间

b.降低延伸温度至62-68℃

c.逐步降低退火温度

d.适当提高DNA聚合酶浓度

短片段产物

a.提升缓冲液浓度

b.降低退火或者延伸温度

c.增加弱条带的相对引物量

长片段产物

a.增加延伸时间

b.提高退火/延伸温度

c.增加弱条带的相对引物量

d.保持Mg2+浓度不变,降低缓冲液浓度

非特异性扩增

a.若非特异性片段为长片段,则增加反应缓冲液浓度;若是短片段,降低缓冲液浓度

b.逐渐提高退火温度

c.降低模板和DNA聚合酶用量

d.保持dNTP浓度不变,增加Mg2+浓度

多重PCR要求在同一反应体系内对多个位点进行特异性扩增。因而引物间的配对与竞争性扩增均会影响扩增效果。如果能选择合适的反应体系以及反应条件则有望提高多重PCR的扩增效果。所以在进行多重PCR的时候,不应墨守陈规,要根据自身实验情况对实验条件进行不断优化,达到最佳扩增效果。

上海魔兜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商家主页

地 址: 申江南路4388号1幢2层208室

联系人: 钟珍

电 话: 13916336764

传 真:

Email:zhongz@magibagbio.com

相关咨询

细胞活力检测,CCK8还是MTT? (2025-07-11T00:00 浏览数:1079)

常见PCR分类及其应用 (2025-07-11T00:00 浏览数:1039)

一文全面解读困扰你的260/280、260/230 (2025-07-11T00:00 浏览数:1144)

多重PCR技术要点全解析(含详细优化方案) (2025-07-11T00:00 浏览数:1073)

cDNA质量如何把控? (2025-07-11T00:00 浏览数:970)

如何评估RNA质量? (2025-07-11T00:00 浏览数:994)

RT-qPCR实验避坑指南 (2025-07-11T00:00 浏览数:960)

Celthy SureXcel 3000转染试剂——高效、温和、广谱的基因递送解决方案! (2025-07-11T00:00 浏览数:1024)

速速查收: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常见失败原因及解决方案! (2025-07-11T00:00 浏览数:922)

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(辉光型):发光更稳定,实验无“闪”失! (2025-07-04T00:00 浏览数:5788)

ADVERTISEMENT